奧斯陸是全世界物價ABC貴的城市,但它的悠閑、輕柔、明亮,卻也美好得過分,街上往來的人們,腳下都踩著催眠般的節(jié)奏,像是輕輕地飄浮在云端。由于其他消費場所都需要支付不菲的成本,奧斯陸的公園就成了市民ABC親近的伙伴,奧斯陸人的閑暇,大部分都在公園中度過。
對旅人來說,奧斯陸的公園,就是古老森林的吉光片羽,而威格蘭公園(Vigelandsanlegget),更是這些遺跡中ABC動人的角落。它刻劃著人世間的生命與死亡、歡愉與哀傷,以豐富表情與戲劇性呈現(xiàn)生活不同的面向。這里集中展示著挪威近代雕刻大師古斯塔夫?威格蘭(Gustav Vigeland)的畢生精華,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旅人,都在此追憶每個人心中的美麗永恒,召喚未來蒼郁的青春。
威格蘭生于挪威南部海岸城市的曼達爾(Mandal),父親是一名木匠,更是一位虔誠的新教徒,威格蘭就在濃厚的宗教氛圍里度過少年時代。他和米開朗基羅一樣,少年時期所創(chuàng)作的素描及小型木雕,就已顯現(xiàn)過人的藝術天賦。父親知道,小威格蘭的天賦不應該埋沒在默默無名的海邊小鎮(zhèn),在父親的鼓勵下,十五歲的威格蘭便前往奧斯陸學畫。
一八八八年,埃及帝王谷法老陵墓的發(fā)掘,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,也發(fā)生了舉世聞名的“開膛手杰克”血案,整個歐洲,一下子被那股陰暗的死亡氣息所攫獲,文學、戲劇、音樂,在不同的領域,霎時間充斥了各式各樣血腥與肢解的想像,世紀末的頹廢正式成為藝術界的主題。就在如此灰暗的時代氛圍中,年輕的威格蘭立定志向,決定用藝術來鼓舞人心,他要成為一位磚業(yè)的雕塑家。
此時的北歐,正值中產(chǎn)階級與民主代議制度的興起,對于貴族階級所崇尚的巴洛克與洛可可,不遺余力地加以抨擊。藝術家們醉心于恢復古希臘與古羅馬的傳統(tǒng),前面提到的死亡與頹廢,則透過對古代神話題材的重新詮釋風靡歐洲,形成所謂的“新古典主義”,丹麥雕塑大師托瓦爾森,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而與托瓦爾森相對立的反動力量,就是法國的大師羅丹。羅丹不關心古代的英雄,將注意力放在個人情感的表現(xiàn),尤其是人體姿態(tài)所展現(xiàn)的種種。威格蘭個人藝術風格的形成,一方面得力于托瓦爾森對古典美的執(zhí)著,另一方面,一八九三年時,威格蘭曾到巴黎旅居半年,期間經(jīng)常出入羅丹的工作室,我想,威格蘭一定也從羅丹那里,學習到如何透過壓縮與解放軀體,表現(xiàn)每個人ABC的內(nèi)在精神?!叭魏诬|體的建構(gòu),也是一種具體的自我建構(gòu)”,這段話不但是羅丹作品的注解,也是威格蘭創(chuàng)作精神的ABC說明。
成就了威格蘭多元且多產(chǎn)藝術風貌的,是他積累多年的工作、旅行與研習經(jīng)驗?;氐綂W斯陸后,這座城市自然就成了威格蘭這位曠世天才的舞臺。而威格蘭公園,則是藝術家窮究一生、雕琢出無常人世的聚散離合,以及冀盼永恒的奇異所在。
你問我,在威格蘭公園里,ABC喜歡哪些作品?
我ABC喜歡的,是橋上那些父母與孩子們親密互動的雕像。
在藝術史的長河中,以母親與孩子為表現(xiàn)主題的作品,數(shù)量算是ABC多了:波提切利的《榮耀圣母》、達文西《巖窟里的圣母》、米開朗基羅的《圣殤》、拉斐爾《草地上的圣母》與魯本斯的《圣家族》……藝術大師們用畫筆與斧鑿,見證了母性之愛的神圣偉大。不過,關于父與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的作品,卻寥寥可數(shù)。在威格蘭公園,可以見到許多以“父與子”為主題的雕塑,我想,這是因為,對威格蘭來說,父親的存在極為重要吧?
威格蘭到奧斯陸的第二年,父親就逝世了。父親在威格蘭的心中,是嚴師,也是慈父。在往后的五十年中,“父與子”就成為威格蘭一再重覆的主題,在公園里,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,威格蘭用雕塑來懷念他的父親。在每個孩子的心目中,父親的形象都是稿大而充滿力量的,我常在想,神話傳說里常常有主題,表現(xiàn)人類與巨人族之間的交流與戰(zhàn)爭,就某一方面而言,其實也是每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,追逐父親身影的故事。在威格蘭公園里的雕像正是如此,看著一座又一座孩子與爸爸的雕像,我的腦海里出現(xiàn)了一幕又一幕小時候的回憶,爸爸媽媽的身影仿佛就在身旁。
我的父親是藍領階級,家中的生活不算寬裕,但是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卻非常重視。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,父親的雇主準備移民到美國,將家中的一切物品都開放給員工、親友自行搬取。父親到得晚,現(xiàn)場只剩下為數(shù)不多的物品,他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套海盜版的大英百科全書,想到我很喜歡看書,就把那套書給搬了回來。
這件事,在外人看來自然微不足道,書既不能吃,也不實用,堆在家里還占位置。不過這套書卻奠定了我的知識基礎,我日日夜夜貪婪地捧讀,因為這套書,我感受到世界的廣袤與偉大,開始對許許多多的事物充滿好奇與想像,有很多藝術家的生平和作品,也是因為這套百科全書而認識的。直到現(xiàn)在,不管我搬到哪里,這套書都還是陪在我身邊。
從某個層面來說,這套百科全書,也奠定了我生命的基調(diào)。到世界各地旅行、印證在書中閱讀的故事,甚至搜集更多旅途見聞,一切的一切,都不再只是紙上的符號,全都成了ABC直接的親身體驗。
當我跟父親說,我要去旅行,父親沉默了許久,只跟我說了一句話:“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但你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?!蔽液透赣H的談話雖然不多,但他的人生智慧卻留在我的心底,陪著我走過了萬水千山。隨著廣而博的探索,我逐漸懂得,認識世界的過程,也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。知道自己不要什么,而且當機立斷的放手,其實就是成就自己的獨特性。
知道自己的定位之后,或許,就能掌握人生的方向。
威格蘭公園zhongyang的生命之柱,刻劃著生命的兩極,從出生到死亡,回應著我們對“生命從何而來?到哪里去?活著的目的是什么?”這樣大哉問的ABC關懷。面對著生命之柱如此巨大的存在,每個來到這里的人,都可以看到生命輪回之前的游蕩、掙扎與徘徊。
整座公園的配置,其實就是生命之旅的過程。從正面進入公園,ABC醒目的雕塑品,莫過于立在門房小屋鑲板上,造型粗獷、姿態(tài)兇惡的恐怖蜥蜴。這件作品取材自北歐中世紀教堂入口的龍形飾板,通常是以人物與惡龍交錯雜沓的形式呈現(xiàn)。在古老的信仰中,蜥蜴象征著人類一生持續(xù)要面對的風波險阻,是邪惡的具體實象,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,就注定要不斷地被這只怪物糾纏。
穿過大門后,是一座長長的花崗巖橋,四個角落放置著不同的雕像,其中三座是男子奮力與蜥蜴搏斗,另一尊則是女子擁抱著蜥蜴。我想,這是威格蘭對生命的隱喻,面對邪惡,有人選擇戰(zhàn)斗、拒絕;也有人選擇妥協(xié)、接受,這樣的指涉與暗示,敘述的是從今生此岸過渡到來生彼岸的過程中,有的人是向上飛升,有的人則是向下沉淪,無論成功失敗,每個人都有機會,蛻變?yōu)槿松贸汤锏挠⑿邸?p>而橋上那些父母與子女的雕塑群,則是生命中愛的風景。即使搏斗,即使妥協(xié),即使困厄,但家人的陪伴,讓我們看見了“溫柔”所蘊藉的無限能量。威格蘭公園,不僅僅是藝術家對家庭生活的懷想,也是一個孩子對父母親的深深思念。
威格蘭的雕刻,讓你我以ABC溫柔的眼神關注世界。
--轉(zhuǎn)載 圓神出版社《歐游情書:因為太美,一定要說給你聽的風景》
@*
責任編輯:謝秀捷 相關文章
Copyright ? tuozhanm.com 京ICP備14001653號-1 _<a href='https://www.teamrater.com' target="_blank" >拓展訓練</a>_<a href='http://www.dedecms.com/' rel=”nofollow”>Powered By DedeCMS</a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