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起挨打,孩子更討厭爸媽啰嗦
假如說了那么多話,卻沒有教育效果,為什么父母每天還是要對子女嘮叨好幾次呢?
“為了強調(diào)我說的話!”
“如果只說1、2次,孩子ABC聽不懂?!?br>“因為我已經(jīng)習慣這樣說了阿!”
這些也許都是父母嘮叨的理由,然而,父母會說冗長的話,是因為不懂得“有效的嘮叨法”。那么,“嘮叨”到底是什么呢?字典里“嘮叨”的涵義是:
1說一些無意義且零碎的話。
2讓人不想再聽的怒罵,或是給予意見的行為。
可是,不管是“無意義的話”或“零碎的話”,評判的基準都非常主觀;我們很難定義哪些是無意義的話,哪些是零碎的話。
上述的3個嘮叨范例中,都是對孩子毫無意義的話嗎?其實,這些全部都是父母希望孩子能“變好”的話。然而,就算父母說再好聽的話,孩子都會覺得“沒意義”;也就是說,我們沒有判斷“無意義的話”的基準。
此外,“讓人不想再聽的怒罵,或是給予意見的行為”也是一樣。我們對于“不想再聽的話”沒有確切的規(guī)范;至于“怒罵或給予意見的行為”,父母為了子女的教育著想,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義務(wù)和權(quán)利。
然而,聽到這些話的孩子,卻認為這些話真是“無聊得要命”。雖然我們無法明確地說出嘮叨的定義,然而,假如一定要對嘮叨下注腳,不妨參考以下的說法。
過長的勸告,孩子根本聽不進去
“嘮叨”就是原本可以用1、2句話來表達,卻因為說話者個人的感情、要求程度、習慣等,變成冗長的話,讓人聽不下去。
“嘮叨”是以教育子女為目的的行為,其中也包含怒罵、脅迫、威脅、稿喊、責備、指責、忠告、訓誡等。程度較弱的如父母的訴苦、消氣、習慣等的意義,皆可稱為“嘮叨”。雖然很難正確的定義它,然而,這件父母每天都在對孩子做的事,同時也是許多孩子在這世上ABC討厭的事情之一,就是“嘮叨”。
─ ─摘自:《聰明媽媽才知道的“嘮叨的技巧”》采實文化提供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