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求心境恬適,盡其在我,隨遇而安。
──挪威劇作家 易卜生
有一位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失業(yè)青年,他大學時念生物系,后來在朋友的介紹下,進入出版社做自然科學書籍的業(yè)務員。
青年生性靦腆,木訥少言,被客戶拒絕過幾次之后,變得更加畏縮,甚至膽怯起來,受不了壓力的他,決定請假躲回家鄉(xiāng)散散心,然后再回來遞辭呈。
青年的家位于南部鄉(xiāng)下。一天,他散步到田邊,看見田埂上有幾個小孩子正圍成一圈在玩耍。
他好奇的往前一探究竟,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們正將保溫瓶中的水,朝著一只青蛙慢慢倒下去,青蛙的身上因為水溫極稿而冒出白色的煙霧。
這群頑皮孩子的舉動,明顯的對青蛙有欺侮之意;但令人驚奇的是,那只青蛙不但沒有逃開,反而揚起頭,微微瞇著眼睛,表現(xiàn)出一副非常享受的模樣。
青年看了之后很詫異,隨即想到以前在學校曾讀過,青蛙是冷血動物,當有溫熱的液體淋遍全身時,無異于人類的溫泉浴。
他聯(lián)想到自己眼前的處境,那些客戶的淡漠拒絕與冷言冷語,不正如孩子們淋下的熱水?
若將這些屈辱當做是溫泉浴,似乎也不會那么難過了。境由心生,好壞皆看自己如何取舍。
從鄉(xiāng)間返回工作崗位后,他改變自己封閉的個性,主動出擊,并擬訂拜訪客戶計劃,詳細記錄客戶的反應、個性與喜好,及自己推銷時的優(yōu)缺點。
就在這個密集且用心的學習過程中,青年慢慢獲得客戶的肯定與賞識。這個原本令他畏怯的工作,逐漸變得得心應手。他也為自己訂立了下一個目標,爭取全區(qū)業(yè)績獎勵的前三名。
心的體驗
禪宗認為“境由心生”,一切人們自以為真實的物質(zhì)世界,都只是投射在“心靈”這面鏡子當中的假象。
果真如此,我們眼中所謂的“真實”并不比電腦所營造的幻境好到哪里去,虛假與幻境交互存在、重復折疊,只是不同層次的樣貌而已。
而人生的成長與解脫,便是逐步探索生命本質(zhì)的過程,也是一種抽絲剝繭的歷程,除了洞察其表象的虛幻外,對于人生的抉擇與取舍,也有相當發(fā)人深省之處。
境由心生,你的態(tài)度將決定人生!
如同故事中青年的領悟:如果改變不了事實,可以改變態(tài)度;如果改變不了環(huán)境,可以改變自己;如果不能說服他人,可以掌握自己;如果不能樣樣順利,可以事事盡心!
把握好自己的“心境之舵”、把握好自己的“態(tài)度之韁”,就能把握好自己人生中的每一個機遇。@
摘編自 《日子再苦,我還是原來的我-2:讓你不管是悲是喜,都能自在做自己的68則小故事》沙發(fā)書坊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