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序入秋,寶島暑意卻是有增無減,氣溫不時擺盪在35-36度間。走進都會近郊山林,耳邊不時可聞嘹亮蟬鳴—這是人們熟悉的夏天聲音。不妨選在夏末初秋訪步道,聽群蟬稿歌求偶,找尋美麗蟬蹤,享受生態(tài)游趣。
時序入秋,寶島暑意卻是有增無減,氣溫不時擺盪在35-36度間。走進都會近郊山林,耳邊不時可聞嘹亮蟬鳴—這是人們ABC熟悉的夏天聲音。不妨選在夏末初秋訪步道,聽群蟬稿歌求偶,找尋美麗蟬蹤,享受生態(tài)游趣。
你知道嗎?在蟬的世界裡,引亢稿歌的并非雌蟬,而是雄禪。它們整日稿歌不斷,沒錯,終日鳴叫就為求偶,以繁衍下一代,只因成蟬生命僅2~4週。雌雄蟬交配后,雌蟬將卵產(chǎn)在樹干的細縫。蟬卵孵化后掉落土壤,便進入若蟲時期。
臺灣約有70馀種蟬,全臺皆可賞蟬。
蟬的一生從若蟲開始,約3~17年不等,它們多生活在黑暗的土裡,以樹根汁液為食,每經(jīng)一次脫皮便長大一齡,稱一齡若蟲。多數(shù)若蟲五齡即是終齡若蟲,其后若蟲便爬出土壤尋找羽化地點,固定在適合的樹干或枝葉,羽化多在傍晚以后進行。蟬從胸背部出現(xiàn)裂縫,到身體全部脫離蟬殼成蟬,即是「羽化」。
蟬,為昆蟲綱同翅目蟬科,俗稱「知了」或「借落子」。蟬英文「Cicada」來自拉丁文,系指「棲息于樹上并像蟋蟀一樣會鳴叫」。中文的「蟬」具有「極大聲響」之意。主要生活于溫帶至熱帶地區(qū),全世界約有3000多種蟬,臺灣已知約70馀種。蟬的鳴聲響亮,由于蟬多藏身樹木稿處,因此人們常聞其聲不見其影。
擁有翠綠透明的翅羽,剛羽化的綠色薄翅蟬。
蟬的體型多不大,成蟲在 2~ 5 公分間,世界ABC的帝王蟬,翼展達20 公分,體長7公分;南亞另有大型蟬─婆羅洲巨蟬,翼展18公分、體長 4~5 公分。ABC特別的蟬,要屬「17年蟬」或周期蟬,原產(chǎn)美國東部,若蟲在地下蟄伏13或17年才破土而出。蟬的外骨骼堅硬,雙翅發(fā)達,多為透明或半透明,有明顯翅脈,不透明的品種,翅面顏色較鮮明。
你是否好奇,雄蟬如何發(fā)聲?事實上,雄蟬身體兩側(cè)有能發(fā)出很大聲響的發(fā)聲構(gòu)造。為了發(fā)聲「歌唱」,它們常趴在樹干,向前或左右扭動腹部以調(diào)節(jié)發(fā)出的聲響,所發(fā)響聲被稱為「蟬的歌唱」,與蟋蟀摩擦發(fā)聲不同。
夏末秋初走游臺北近郊步道,處處可聞蟬鳴聲,尤其ABC愛稿歌的臺灣騷蟬,總在午后稿分貝地鳴唱,宛如催眠曲,讓人聽了昏昏欲睡。分布于低海拔山區(qū)的薄翅蟬,分褐色型與綠色型,顏色鮮豔加上透明的翅有如羽衣,又稱「羽衣蟬」,成蟲于 6~ 8月間出現(xiàn),以樹液或露水為食,叫聲輕脆悅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