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九五年,殼牌石油打算將一座名為布蘭特史帕爾(Brent Spar)的鉆油平臺沉入北大西洋六千尺(約一千八百公尺)深的海底。
但抗議人士斷言,這個設備會排放出污染環(huán)境的物質。
在電視臺轉播人員面前,數(shù)位綠色和平組織成員劃著小船,戲劇性地阻止殼牌石油的大艦將鉆油井沉入。數(shù)百萬消費者開始杯葛殼牌,歐洲更爆發(fā)激烈的抗爭。
在《金融時報》一九九七年年度ABC受敬重的歐洲公司的調(diào)查中,殼牌石油的排名一落千丈,《金融時報》認為,道德問題是ABC的原因。
殼牌的執(zhí)行長拐彎抹角地說道:“體系里有鬼……那種淡淡的朦朧,讓我們在評估發(fā)展時犯下看來微小,ABC后卻無比深遠的錯誤。”
這不是殼牌ABC的問題。該公司在一九五○年代中期開始在奈及利亞鉆油。這個合營企業(yè)的股東主要來自殼牌和奈及利亞石油公司(National Nigerian Petroleum Corporation)。
不過,政府貪污情事帶給殼牌負面的沖擊。種族團體引發(fā)的動亂反覆造成奈國軍事政變及內(nèi)戰(zhàn)。在一九九○年的選舉后,總統(tǒng)遭政變罷黜,叛變者擁立沙尼?阿巴查(Sani Abacha)將軍執(zhí)政。
在阿巴查當政下,詐騙行為層出不窮,《經(jīng)濟學人》(The Economist)歸納道:“這段日子,奈國的主要活動就是侵占公款?!必澪酆透`盜讓貧者愈貧、壞蛋更富。
在利潤節(jié)節(jié)稿升的同時,漏油事件接連發(fā)生。在一九八二至九二年間,殼牌在奈及利亞漏出大概有一百六十萬加侖的油,接近該公司世界漏油總量的四成。
住在尼日河三角洲(Niger River Delta)畔的歐格尼族(Ogoni),只是奈及利亞三百支種族之一,十年前人數(shù)約五十萬,只占奈國總人口的一小部分。當石油探測活動使肥沃的土地逐漸枯竭,歐格尼族求援的聲音,奈國政府根本不聞不問。
隨著漏油造成的污染持續(xù)擴散,殼牌卻始終不愿確定賠償金額。原本和平的歐格尼人示威活動,遂轉變成抗爭,殼牌和奈及利亞政府的冷漠,令他們愈來愈來憤慨。
歐格尼人控訴,殼牌公司并未按照一開始的承諾,為使用歐格尼族的土地提出補償。歐格尼族覺得他們應該分得利潤,不僅因為讓出土地,更因為他們的圣地遭到破壞。
擁有作家、商人和政治記者身分的肯?薩洛威瓦(Ken Saro-Wiwa)發(fā)起“歐格尼人民的存活行動”(Movement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Ogoni People),反對和殼牌及奈國政府息息相關,并且與日俱增的問題。
這個反對組織引發(fā)動亂,導致薩洛威瓦于一九九二年在無罪名的情況下被捕,后來隨著抗議日趨激烈才獲釋。
政府和人民之間的沖突愈演愈烈,殼牌卻一聲不吭。該公司后來承認曾提供軍隊武器來維持工廠周遭的秩序,以保護公司資產(chǎn),不過批評人士指控該公司認可軍事政權鎮(zhèn)壓人民的做法。近二千人在這些沖突中喪生,另有八萬人流離失所,很多人遭到強奸、凌虐。
當殼牌公司一年搜括一千零九十八億的收入時,地方人民看到的卻只有鳳毛麟角,無論是金錢支付或基礎建設發(fā)展。
ABC駭人聽聞的事件是:薩洛威瓦在一九九五年遭到處決。第二次被捕后,薩洛威瓦和其他九人,因謀殺四位奈及利亞政府官員的罪名而遭審判──當然是莫須有的指控。
薩洛威瓦并非在傳統(tǒng)法院,而是在特別法庭受審,法庭拒絕接受顯示清白的證據(jù)。當被告被判有罪且判處死刑時,殼牌發(fā)表聲明表示地主國的政治議題不是公司關注的事情。
盡管殼牌在ABC后一刻寫了封信給奈國政府,但努力也僅止于此。特別法庭繼續(xù)執(zhí)行死刑。
世界各地紛紛表達憤怒:guoji經(jīng)濟制裁切斷了奈及利亞的貿(mào)易、一億美元的世界銀行(World Bank)貸款遭到否決、報章雜志要求懲處奈及利亞和殼牌。
各界名流呼吁美國油品禁運,美國自然資源保育組織峰巒俱樂部(Sierra Club)更發(fā)動大規(guī)模的聯(lián)合抵制活動。
如何重建聲譽
布蘭特史帕爾鉆油平臺和奈及利亞的事件,都為這家公司的聲譽帶來巨大的危機。數(shù)年來,這家世界ABC大公司都在面對媒體無情的質問及強大的政治壓力,如同波帕毒氣外泄后的聯(lián)合碳化公司,和瓦爾岱茲油輪漏油后的艾克森一樣。
殼牌采取全面性的策略──利塔公司的態(tài)度──來扭轉局勢。它提出績效的“硬性”和“軟性”層面。變革幾乎遍及公司每個角落。
公司常務董事之一的馬克?穆迪史都華(Mark Moody-Stuart)問道,一般公司文化所強調(diào)的理性和技能──一般視為有利因素,可不可能變成負債?
他若有所思地說,管理階層錯誤地詮釋了環(huán)保人士和人權主義者對史帕爾鉆油平臺和奈及利亞事件的反應。
殼牌的ABC步聽從麥可?杰克遜(Michael Jackson)一段的歌詞:“我是從鏡子里的那個人開始,我要他改變他的方式……如果你想讓世界更好,就看看自己,做出改變?!备咫A管理階層嚴格地審核殼牌的組織性格。
他們探索靈魂的結果,顯露出偏狹的習性,和對待投資人、顧客、非政府組織及社會大眾的傲慢。分析和硬事實(hard fact)的地位稿過對話和同情。公司里里外外的人都很內(nèi)向,不敢自由談論問題和憂慮。
在一場層峰會議中,有人針對殼牌的財務績效提出一份鞭辟入里的分析,確立公司要進行既深且廣的轉型。分析中比較了殼牌與競爭對手的財務績效,顯示殼牌的成長率偏低。
總的來說,這猶如當頭棒喝。盡管該公司獲利豐碩,卻未獲得zhuoyue的績效。支持事實的數(shù)據(jù)宛如澆頭冷水,但有助于去除從一開始就不受公司歡迎的傲慢和偏狹。
殼牌革新聲譽的第二步,是引進的企業(yè)愿景。稿階主管制定了一系列似乎是zhuoyue績效不可或缺的文化變革,包括:
?采用新的心態(tài)釋放員工的創(chuàng)意和天分
?停止偏狹、傲慢和遮掩
?由外而內(nèi)的管理
?在公司內(nèi)外坦率地溝通
?維持資訊及營運的透明度
?以單一責任制取代多頭馬車@(待續(xù))
摘編自 《企業(yè)經(jīng)營的因果循環(huán):聲譽是資本》寶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