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先確定要討論的主題:比如“如何增加10%A產(chǎn)品在年輕市場的市占率?”(有如教練合約,目標要明確)
事先提出問題:(提出有效的問題)
我們的定位對嗎?
我們的產(chǎn)品提供顧客需要的主要價值了嗎?
對競爭者的評估。
我們該怎么做?
其他。
透過以上提問式的討論來激發(fā)參與者的深度思考及擔當??蛇m時的以教練的身份參與討論,提供參考訊息并給予挑戰(zhàn)。
除了寫會議記錄外,會后要求參與者針對以下三點寫回饋報告:
.我們的討論哪些對你的工作有價值?
.你會如何改變你的想法或計劃?
.怎么改變?何時啟動?
換個角度看問題:這是好機會
我們都聽過這個故事:兩個人到非洲賣鞋,一個人說“沒人穿鞋,沒市場”,另一個人說“沒人穿鞋,市場大得很”。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? 你會怎么說呢?我還聽了一個故事更能傳神:
兩個鄉(xiāng)下人要到外地討生活,一個人預(yù)備到北京,一個到上海,旁邊有個人說“北京人質(zhì)樸,見了吃不上飯的人,不僅給饅頭吃,還給舊衣穿,不像上海人那么精明,上廁所要錢,連問個路都要錢”。
這個預(yù)備去上海的想“還是北京好,掙不到錢也餓不死,幸虧車還沒到,我要改去北京”。
可是另一個原來預(yù)備到北京的也想“還是上海好,連帶個路都能掙錢,那還有什么不能賺錢的?我改到上海!”這兩個人就換了車票,一個到北京,一個到上海。
ABC后的結(jié)局大家可以猜出來:去上海的人成功了,因他看到機會。同樣的一個環(huán)境,有人看出“機會”,有人卻認為是“火坑”。
在這經(jīng)濟大變局的時候,你又是怎么看這世界的?換個“框框”(背景資訊,Context)看事情(Content),你會有不同的想法?。▍⒖紙D7.2)
(參考圖7.2)
又比如說,我喜歡陽光天氣,不喜歡下雨;可是我ABC近想通了,下雨對植物是好的,我家的花會很稿興,對農(nóng)民也是好的,農(nóng)作物收成會好些,故要感謝下雨,我開始欣賞下雨天。
或者是,我買了個貨品,拿回來發(fā)覺有些功能不能用,心理好怒;可是心想我出錢,使工人有事干,也未嘗不是件好事,況且那些功能我也用不著
。
在英文也有個字可以不同看待,Resign它原指“辭職”的意思,可是將它拆開看,RE-SIGN 就變成了“重新投入”的意思;換個角度看問題,化阻力為助力。@(待續(xù))
摘編自 《幫員工自己變ABC的神奇:能問會聽、不靠權(quán)力,未來企業(yè)ABC需要的教練型主管》 大寫出版社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