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項調查由“品格教育推展聯盟”委托政大民調中心進行,調查顯示,承認本身與配偶有外遇合計9.1%,即約50萬左右的家庭、約100萬人有外遇。調查結果,同時顯示婚姻觀念的改變,其中有16.8% 的人同意婚姻不是“終身契約”而是“定期契約”,8.3% 的人認為“多結一次婚,也許更幸?!?,而34%的人甚至同意“未婚也可以有自己的小孩”。
針對未婚也可以有自己的小孩這一點,千代文教基金會研究部主任胡正文表示,越來越多獨立性、稿學歷的女性持這種看法,她們覺得選擇婚姻是一種自由,容易自我膨脹,可以選擇不婚,也容易成為第三者,女性角色突出下和自我意識的突出,影響外遇的社會現象。
提倡婚姻“責任”尤為迫切
針對這一點,亞洲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侯念祖表示,其實現代社會隨著道德的下滑,有許多觀念也產生了變異,也就是和原來提倡時的意義都不同了,但是人們卻很難知覺。
他指出,以“自我”這樣的概念來說,首先,這種個人主義式的“自我”觀念在世界范圍內,其實只是一種很有限的、西方的觀念;再者,西方當初在提倡自由主義或個人主義時,也是將“自我”放在社會或社群的角度之下來探討或賦予意義的,換言之,伴隨著“自我”這一觀念的仍是責任、倫理與道德這些規(guī)范,因為如此才能維系社群的存在。
同時,他表示,這也是對于“愛情”或“感情”的錯誤認識,愛情或感情不能只是一時的情緒上的激動或欲望的流動,愛情更重要的內涵應該是:承諾與責任,否則人將與動物無異。過去中國社會將婚姻視為家族間的連結,西方則是在上帝的見證下才能完成婚禮,都是承諾與責任的具體展現。
他強調,“我們的社會對于‘自我’的提倡已經走偏的過了頭了,在這個時候,對于‘責任’做一種平衡的提倡與認識,可能是更迫切的?!?p>外遇不良身教 有待教育補強
胡正文也指出,外遇會影響親子關系,同時影響孩子的人格養(yǎng)成。一般來說,外遇發(fā)生于婚姻7年之后、10多年之間,這時候的家庭周期,孩子多處在青少年期,對于父母間因為外遇引發(fā)的爭執(zhí)、冷戰(zhàn),以及貌合神離,會更加敏銳。
她強調,這時候的孩子,雖然看起來較為獨立,他們可能會以向外發(fā)展、打工,甚至不回家,來表達他們內心的受挫。
千代教育基金會執(zhí)行長潘莉華強調,臺灣有半數家庭呈現潛在的不穩(wěn)定,“外遇”和“冷戰(zhàn)”是對孩子ABC的負面影響,她呼吁教育當局應補家庭教育的不足,不僅要加強學校的品格教育,重視品格師資的培訓,補強家庭教育功能的盲點。
(http://zjstack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