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被罵“壞小孩”,才會變成壞孩子
“贊美教育”似乎是現(xiàn)代的育兒主流。從小被罵大的我,當然舉雙手雙腳支持贊美教育。因為每次挨罵,我都會受到驚嚇,并在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。不過,為人父母后,我照樣常罵孩子。而且,也很煩惱如何“適當?shù)亍必?zé)備孩子。比方說,當孩子在墻壁上涂鴉。你對下列這種場景有何感想?
(圖/采實文化提供)
“在墻壁上畫畫,真是壞孩子!”當父母這么說,就是造成孩子不乖的原因。此時孩子心中會有什么感受呢?他的心里會出現(xiàn)“自己=壞孩子”的公式。
小學(xué)六年級的時候,被全班公認是運動白癡的我,不知道為什么竟然被挑中擔任田徑賽長跑選手。我非常討厭練習(xí),常常喊肚子痛、假裝身體不舒服。當時老師對我說:“你去跑一定沒問題!”可能是這句話讓我下定決心吧。之后的練習(xí)我都沒有再偷懶缺席,正式比賽那天……“我竟然得到ABC名!”——這個奇跡并未在現(xiàn)實世界中發(fā)生。但我至今仍忘不了,自己在某個彎道超越另一個選手的暢快心情。
這都是多虧老師當時對我說了那句話。這叫做“貼標簽”,當你對孩子說“真是壞孩子”時,孩子便認為“我是個壞孩子”。當老師對我說“你一定能夠跑得很好”時,我便認為真是如此。
指正孩子的“錯誤行為”,別做人身攻擊
以前哥哥的朋友曾對他說:“***媽好年輕喔!”之后,每當朋友要來我家,媽媽就會特地化妝,打扮得格外年輕。對于別人說的話,人們總是照單全收。不,應(yīng)該說是“深信”他人說的話。我們希望回應(yīng)別人所說的事、期望去貫徹執(zhí)行。就像我的母親一樣。只要想到這一點,責(zé)備孩子的用語就會改變。既然如此,孩子行為不當時,要如何指正呢?
糾正行為而不否定“人格”,孩子才知道錯在哪里
如果是你,希望被貼上什么樣的標簽?zāi)??“年輕、漂亮、笑臉迎人、溫柔”等,都是令人開心的標簽。聽到別人這么說,自己就會希望在人前保持一樣的形象,回應(yīng)他人的期待。因此,我們喜歡的是“正面”的標簽,同樣的狀況也適用于孩子。明白這點之外,還必須了解:糾正孩子不當?shù)男袨榈年P(guān)鍵,就在于“把人和行為分開”。
(圖/采實文化提供)
責(zé)備小孩說“你是壞孩子”,就變成“對人不對事”。由于關(guān)鍵是“把人和行為分開”,所以批評時應(yīng)對事不對人。
“在墻上亂畫是不好的行為喔。”這句話指的是“行為不好”,所以是“對事不對人”。孩子本身沒有錯,不好的是行為,請爸媽糾正時務(wù)必要分清楚。如果讓孩子認為自己“是壞孩子”,他被罵后仍然不了解要改善什么行為。只是為他貼上負面標簽而已。
讓孩子了解“在墻壁亂畫是錯誤的行為”,他就能明白“下次不應(yīng)該再做這件事”,并清楚下一次該采取什么行動。
─ ─摘自:《教養(yǎng),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》采實文化提供@
責(zé)任編輯:黎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