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底時,在路邊見到了皺桐花綻放,和去年觀察紀錄相比,發(fā)現去年四月中旬才見ABC朵花。就植物而言,僅略受閏月及春雨影響,與例年時間開花差異不大,但昆蟲卻需春雨喚醒,春雨的正常報到,催促動植物蘇醒,可見春雨的重要,如果臺灣春雨遲到,昆蟲訪蜜授粉必受植物開花之影響,進而有些農作物也將被拖累,收成達不到預期的成果。
油桐和木油桐在日據時代被引進臺灣種植,是低海拔的經濟物種,屬大戟科,油桐別名光桐、三年桐、罌子桐,油桐的果實外表光滑。木油桐別名廣東油桐,千年桐、皺桐、五月雪,果實有皺摺。石栗也是外來種源,因為種子堅硬如石,掉到地上如同石頭擲地的響聲,故名石栗;種子煉油可做燈油的燃料,別名又叫燭栗。種子有著硬外殼,子有毒,可提煉做油漆的原料,但現在很少人做這個行業(yè),煉出來的桐油防水性佳,的美濃紙傘傘面就是用桐油擦拭的。
早期種植油桐是為了制桐油,哪種用途的經濟價值ABC?這樣的文獻找不到,即使以前有人做,也不能代表當今的時代是如此,現在有人在研究評估當生質柴油的可行性。油桐、皺桐、石栗的種子都可以煉桐油,可當漆料,煉油的用途相近。桐油的防水性質,基本上可以均勻涂布上去的的材料都可以用,當然材料要考慮避免會與桐油產生化合的有機成分(注1)。
翻閱圖鑒上說石栗的種子核仁可生食或烘烤,味道尚佳,種子可煉油食用,為食用油,另可藥用,是優(yōu)良緩瀉劑,但多吃會引起腹瀉和嘔吐。種子有毒,含瀉油及毒蛋白,誤食引起消化道的燒灼感,并有嘔吐腹瀉現象。如果生食種子、煉油食用不是有危險嗎?關于這點,找到林業(yè)試驗所的楊正釧先生詢問,得到的回答是:沒錯,可能會有危險,而且每個人的反應程度會不一樣,有些人很敏感,可能吃一點就有不良反應。還有,請不要往可以制成食用油這方面去想,現在沒有人會去吃這樣的油,因為制作成本一定稿過市售的大豆油、花生油、葵花油….等量產油品(注1)。
有位梁阿姨說起自己在民國71、72年時,因為沒工作,撿油桐果實來賣,有一次的爬山撿果過程中,梁阿姨不小心摔倒,整個人翻滾了幾圈,嚇壞了大家。人靠體力工作很辛苦,尤其一大袋果實,只能敲出一些種子。
每年三至五月,可曾注意到山坡那壯觀的白色花海?每當到油桐花開放的時候,山坡像披著一條白領巾,受大風搖曳的綠葉、白花滾出一幅美麗的浪海,美不勝收。當成熟果實掉落后,可能要花一兩個月以上的時間,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讓果殼逐漸腐爛潰敗,種子處在濕潤環(huán)境下,吸水后就容易發(fā)芽。原先煉油的經濟效益低落,滿山的種子無人聞問,倒是枝頭上如瑞雪般的桐花,成了蝴蝶、昆蟲的蜜源,也帶來了人潮與商機。
五月初的油桐花綻放滿枝頭,是豐姿ABC優(yōu)雅的時候,可惜在七日晚上下了一場大雨,讓花朵增加了一些重量,隨后兩三天吹起一陣一陣的風,讓油桐花提早凋謝了,看著落花鋪滿整片土地,不知該踩過去呢?還是該撿花?想賞花要及時,利用假期到桐花步道走一圈,趕在風雨前,體驗被飄落的五月雪迎面淋下的芳香滋味。
* * *
(注1)感謝林業(yè)試驗所楊正川先生及其同仁提供資訊
@*
文章二維碼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