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兩期講清宮女子多患肝郁,本期續(xù)講肝病的六徵兆。在清朝,宮女與太監(jiān)雖能以「對食」的方式進行精神慰藉,但「宮廷法典」裏的嚴格條例,仍讓他們感到恐懼和憂郁。據《清宮檔案》記載,嘉慶時期修改的《太監(jiān)、女子(宮女)自盡分別治罪條例》規(guī)定:「凡太監(jiān)、女子在宮內用金刃自傷者斬立決,欲行自縊自盡經人救活者絞監(jiān)候(指被判處斬的案犯,暫時監(jiān)禁,留待再審);在宮內自縊自盡而亡者,將尸骨拋棄荒野,其親屬發(fā)往新疆伊犁(偏遠貧窮之地)給兵丁為奴?!谷缬袑m女或太監(jiān)自盡,都嚴格按此條例執(zhí)行。
在清宮,無論宮女還是太監(jiān),不論自殺成功與否,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,甚至連累家屬。這些規(guī)定,加深了他們的恐懼,有些宮女想不開,也只能抑郁而終。這就是「清宮女子多肝?。ǘ嘀父斡簦沟挠忠粋€原因。其實在明朝,宮女的「遭遇」更為凄慘,如嘉靖帝朱厚熜因迷信丹藥方術,常命人採集宮女們的處女月經來製丹藥,為保持潔凈,嘉靖帝不準宮女們進食,只能吃桑、飲露水,被徵召的宮女都苦不堪言。
同時,他為滿足自己的養(yǎng)生與淫樂,時常殘暴十歲至十三歲的童女,以期長生不老。僅嘉靖二十一年,就有上百名宮女因不堪折磨而病倒,其中宮女楊金英等人忍無可忍,在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的帶領下,欲將嘉靖帝勒死,結果因繩子打成死結而未能成功。事后這些宮女和妃嬪被割斷咽喉、截斷四肢、凌遲處死,可見古代宮女都過著悲慘的生活。
肝病六徵兆
除了肝郁外,肝病還有很多種,如肝炎、肝硬化、肝膿腫、肝癌等,其中肝癌ABC為嚴重,肝癌起病常隱匿,一旦患者出現癥狀,其病程已進入中晚期,因此需要仔細預防,及早詢醫(yī)就診。而肝病多發(fā)于春季,故應春季養(yǎng)肝。以下幾種狀況為肝病受損之徵兆:
一、夢遺滑精:中醫(yī)有「肝腎同源」、「肝為洩精之樞紐」的說法。在男性房事行為中,腎負責藏精,肝負責疏通,當腎精儲存到一定程度,肝才會打開閥門,把多余的精洩出去。中醫(yī)認為,遺精(發(fā)生在白天稱滑精,在晚上稱夢遺)因精關不固所致,所以夢遺滑精可能預示肝臟受損。
二、倦怠無力:《黃帝內經》載:「肝為罷極之本」,是說疲勞和肝的關係ABC?,F代醫(yī)學發(fā)現,除肝郁外,肝炎、肝硬化、肝腫瘤、肝癌、多囊肝等,舉凡肝病,都以疲勞為先導癥狀。因為肝主筋,肝主升發(fā),肝為血本,肝病導致氣血缺乏鼓動,故易疲憊。疲勞是病毒性肝炎的ABC早先兆,若伴隨食欲減退則更為嚴重。
三、頭髮枯少:醫(yī)學上認為「髮為血之余」,意即頭髮的生長與脫落、潤澤與乾枯,主要依賴于腎臟精氣的充與衰,以及肝臟血液的滋養(yǎng)與損耗。肝喜條達、主疏洩,以通為順,如果肝氣不舒暢,人體氣血運行便會紊亂,就會導致頭髮稀疏,所以,頭髮枯少提示肝血不充足。
四、臉色發(fā)黑:肝臟內有鐵的成分,肝臟對鐵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。如果肝臟受損,肝細胞內的鐵會流入血管,使血液中鐵的成分增加,導致臉色發(fā)黑。因此,當出現臉色發(fā)黑時,要及早諮詢醫(yī)生。
五、傷口化膿:肝臟是人體代謝的重要器官,如果肝功能受損,皮膚再生會受到阻礙,皮膚有了傷口后,容易化膿感染。
六、粉刺增多:人體內黃體荷爾蒙主要作用是促進人體分泌皮脂,而肝臟則能破壞黃體荷爾蒙,調節(jié)荷爾蒙平衡,故肝臟功能下降會使皮脂分泌增多,導致面部出現粉刺。
作者磚研宮廷秘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