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問了一個玄妙的問題:
「人的信念跟會不會賺錢真的有關嗎?信念會影響競爭力嗎?」
有個有趣的觀點可以解釋這個現(xiàn)象:
所謂的信念,價值觀背后ABC的意義,在于它會直接影響每個人「解讀事情的根本方法」,比喻成電腦的話,信念更像是程式語言所使用的語法邏輯,或是作業(yè)系統(tǒng)的運作原理,人們使用電腦中任何軟體的時候,都得要依附于這個基礎架構,換言之,那是我們接收資訊的視窗。
拿賺錢這檔事情來說,當你已經預先植入的信念是「七年級ABC可憐沒有翻身余地、薪水成長停滯二十年、無論多努力都不可能出頭、這輩子都無法買房...」,然后下意識就會自動開始基于這個信念為基礎、藉此收集處理現(xiàn)實中的所有「資訊源」
于是,你看到新聞提到類似的新聞,大腦就會自動啟動判斷機制,只要是「符合既定信念」的資訊、數(shù)據(jù)可以直接放行,進入記憶庫,例如看到哪個誰出來攻擊資本家、抨擊政府無能才會害年輕人那么窮,或是某一個過去的報紙廣告顯示臺灣年輕人薪水比二十年前少,這些資訊因為符合既有的信念邏輯,于是都會直接進入大腦變成「真理」
相反的,只要是與信念牴觸的資訊,下意識就會立刻啟動防衛(wèi)機制來避免自我認知遭到崩解讓人不舒服,于是會加入非理性的情緒一起來抵抗資訊的敵人,其實目的就只為了「維持舒適圈」。
例如,此時碰到一個跟自己年紀相仿的年輕人,結果薪水比自己稿十倍,這個資訊顯然已經違背既有信念的設定,防衛(wèi)機制就會派出大軍進行心靈上的防御,現(xiàn)實中的做法,大概就是找盡一切的理由,去解釋原來這個年輕人可能是富二代、或單純運氣好、或其實是用偷雞摸狗才有這樣的成就,有趣的是,管它后面一堆自己找出來的證據(jù)是真的假的,只要符合原本信念,就會自動輸入腦袋變成真理、而違背個人信念的資訊就會自動被過濾。
簡而言之,當你有了以上這類的信念,注定每天花很多時間、腦力都在找尋各種「證明貧窮才是常態(tài)、自己很正?!?/strong>的證據(jù)加以解釋,一個真心認為這一代沒希望、買不起房、低薪是常態(tài)的人,可以預期未來幾年,要不窮都難。
事實上,我們每一個人的腦袋,每天都在經歷這樣的防衛(wèi)戰(zhàn)爭。
想像一下另一種信念,類似憤青說的「資本主義崇拜」,他們信仰諸如「努力會有收穫、資本市場就是資源爭奪」的思維。
有這樣信念的人、看到同樣的新聞自然就會給予不同的解讀:
例如電視上說年輕人普遍起薪低,他們此時會自然著眼在找尋那些「稿薪者」的證據(jù)、行為或作法,若提到買房議題,他們更會自動去關注那些身邊「買得起」房子的對象、到底是如何達成,買車也是一樣,他們會忽略那一票喊買不起的人,進而去著眼在有能力買車的同儕身上,并試圖找出他們之所以能夠完成愿望的「理由」想辦法解讀。
換言之,每個人腦袋的接收或過濾資訊的原理,其實全都是一樣的,只是信念不同時,眼睛所看到、聽到、感受到的資訊接受傾向會截然不同。
以結論來看,信仰貧窮的人,腦子每天的運作都是忙著找一堆「貧窮的理由」,無論是世代掠奪、還是誰對不起你之類的,久而久之,這就成為他們的真理,現(xiàn)實也會如他們所愿。而信仰有錢的人,每天所見所聞都是「那些人為什么能賺大錢?」,就算當下自己沒錢,下意識也會想盡辦法去找出身邊成功者所做的事情、 所走的路。
當然我們必須要分清楚「信仰有錢 與 真的有能力賺錢」是兩碼子事,但若從客觀常理來看,一個每天把所有心力花在找方法賺錢、思考怎么樣更有競爭力且不容許自己被錢看扁的人,整體而言還是會比整天思考該怎么變窮的人「更可能」具備賺錢的動力和本事。
『人的信念跟賺錢有關嗎?』我的答案基本上是肯定的。
畢竟你的信念往往會幫你決定「你想要學習什么東西」,一個真心想往上爬、想追逐名利的人,會更重視效率的重要、也才會想要透析人性的本質,這種人要嘛會自己買奸的好人系列書來看,甚至甘愿花錢上課學習,光是有這樣強力的動機,就已經注定其未來走向與同儕不同的道路!
至于那些每天抱怨、覺得全世界對不起他的人,搞不好連書都看不下去,寧愿花錢在享受小確幸也不可能花錢換取知識。平心而論,只需要過個短短三年、五年,人生路就會明顯不同。
個人始終認為,信念是非常虛幻的個人化詞彙,嘴巴上怎么堅持都只是嘴砲,ABC終也只有「回歸現(xiàn)實」才能驗證自己的信念究竟是否足以為自己帶來更好的生活,因此無論你相信什么都無所謂,如果不能讓自己更快樂、讓自己的欲求得以滿足,那就是該面對現(xiàn)實的時刻了!
自己, 女生, 研究, 男人, 就是, 女人, 朋友, nlp, 公司, nbsp, 信念, 有錢, 信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