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個大侮辱哇!我們明明是人,為什么硬要把我們說成蟲呢?更何況我們哪有偷懶,有時候只是在“沉思”而已!沉思你懂嗎?就是在想很多東西,為什么會是那樣?為什么會是這樣?
請切記!那不叫做懶。
像我家隔壁,就有這一號人物,他的媽媽叫他“懶惰蟲”,家中的事老是不幫忙,成天游手好閑的,即使幫了一點小忙,也很不甘愿。
他的媽媽ABC忘了,他的兒子只有六歲。心理學(xué)家說,六歲的小孩,是不可能那么勤快的,要不然他就不叫“小孩”,而應(yīng)改稱“大人”了。
她也忘了,小孩做事哪有可干凈俐落,否則他的名字應(yīng)該改成“妖怪”。
她真的忘了,責(zé)罰、恐嚇、數(shù)落、否定、毆打孩子,并無法使孩子變得更積極、更勤勞;相反的,只會令他更灰心喪志而已。于是,這個原本不是“懶惰蟲”的小哥哥,終于搖身變?yōu)椤皯卸柘x”。
所幸他有一位非常懂兒童心理學(xué)的老師,他舍棄了“鞭笞”的模式,改用一種“同理”、“贊美”的方式,他知道小哥哥非常有求知的精神,于是他和小哥哥商量一塊種花。
那一天下午,他帶著小哥哥到假日花市挑花,ABC后他們挑上了牽牛花。
老師告訴小哥哥說,牽牛的種子要在比較“冷”的天氣下才會萌芽,所以ABC放在冰箱二、三天,等它萌芽之后,再拿出來栽種。這些日子,小哥哥老是聚精會神的觀察種子在冰箱中的變化,在幼稚園的一天當(dāng)中,他有可能會打開冰箱十來次。第三天的早晨,他打開冰箱一看,牽?;ńK于萌芽。
小哥哥以發(fā)現(xiàn)寶藏的姿勢,跑去告訴老師。老師也回以了解的笑容。他們合力將二十幾顆種子,一一的植入后花園的泥土中。
老師告訴他,植物ABC需要的兩種養(yǎng)分是水和肥料。定期施肥與每天加水的植物,多半可以長得很好,并且說,現(xiàn)在這些牽?;?,已屬于小哥哥的了:“你就像花的父母,你必須提供給它應(yīng)有的一切一切?!?p>小哥哥記下了老師的叮嚀,他除了每天記錄下牽?;ǖ纳L實況之外,還讀了一些童話版的“植物叢書”呢!別誤會,并非嚴(yán)謹(jǐn)?shù)膶W(xué)術(shù)報告,而是小哥哥以自己的想法記下的東西罷了,有時候一條線就代表花長了一公分,有時候一個圈圈,就象征泥土該施肥了,總之,他非常用心就是了。
這件事讓我非常感動。顯然老師把小哥哥當(dāng)“人”看待,他相信任何一個像我或比我再大一點的小孩,都值得尊重。只要方法恰當(dāng),我們還是滿容易教養(yǎng)的。
我曾聽很多父母“埋怨”親職教育,大力提倡“做孩子心理學(xué)家”的理論。他們一致認(rèn)定,孩子也該替他們想想,教養(yǎng)絕不只是父母的事。
這點我就不太贊同,試想,我們都只是小孩呀!對世界還有太多太多的不解,如果連父母都不愿給我們?nèi)靶摹钡恼疹?,全“人”的培養(yǎng),全“意”的啟發(fā),我們哪有機會從“小人”過渡為“大人”。
“比馬龍定律”你該聽過吧!意思是說,你用什么眼光看待小孩,他們就將成為什么樣的人。
懶惰蟲的稱號,意謂著你期盼孩子成為名副其實的懶惰寶寶!
是這樣嗎?但愿不是!
摘自:游乾桂所著《寶貝在說話》一書@
(http://zjstack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