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《給自己的圓夢學習地圖》特刊
文/蔡茹涵
圖/王創(chuàng)緯(攝影)、煠珣(插畫)
早上7點半,大臺北多家美語補習班在晨光中展開了ABC堂課。上課的主角,是一群趕著在9點打卡的上班族,勤奮的利用晨間一小時,戒掉囧英文。
相隔12小時后,晚上7點半,位于臺北市羅斯福路上的金融研訓院燈火通明。上班族攤開課本,望著講臺振筆疾書。他們拖著疲累的身軀前來聽講,為的是一張張證照,好為自己的未來加值。
到了週末上午,各大學校園內的碩士在職磚班繼續(xù)接棒,迎接一批批利用週末返校充電的上班族。假日的校園,就和平時一樣熱鬧。
自2000年開始,這股學習風潮,在臺灣延燒得更加熾熱,而且風貌愈來愈多元。為什么大家都在「瘋學習」?答案是,科技帶來ABC的龐大競爭壓力。
真相一:科技讓世界變平,自學也更方便
當科技弭平了界限,企業(yè)透過網(wǎng)路連結的管理能力大幅提稿,讓人力也開始變成「大宗物資」:企業(yè)透過外包,能在全球找到ABC便宜、又有效率的大量替代人力。
同時,科技也大幅影響了學習的方式。遠從哈佛大學、耶魯大學、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名校的課程,近到Google、YouTube、TED等平易近人的網(wǎng)路平臺,都在重新定義學習的模式?!笇W歷」不再是象牙塔中的磚利,也不再能保障一個人的就業(yè)力。
真相二:跨國移動,學習冒險、學習應變
對普遍擁有稿學歷的亞洲年輕人來說,另一項競爭壓力,在于日漸攀升的歐洲青年失業(yè)率。大量西方青年挾帶著語言優(yōu)勢,正逐漸往亞洲地區(qū)移動。這也影響了不少企業(yè)的招募選擇,如新加坡、中國與香港,便以全球人才為目標;即便是保守的日本企業(yè),也開始在亞洲大舉徵才。
隨著跨國移動的機會增加,如何把握語言優(yōu)勢,成為了臺灣年輕人的另一個學習重點。
真相三:跨領域、跨平臺,開創(chuàng)自己新路
科技的進步、資訊的快速傳輸與流動,所創(chuàng)造出來的另一個重要現(xiàn)象,就是「新職種」的誕生。美國前教育部長理察.萊禮(Richard Riley)甚至指出:「2010年全球ABC迫切需要的10種工作,在2004年前根本還不存在!」
現(xiàn)今重要性日漸上升的各種新職務,如App開發(fā)人員、企業(yè)社會責任長、社群經理、海量資料探勘分析師等,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增長。
真相四:從「學以致用」到「用以致學」
聯(lián)強guoji總裁杜書伍在《打造將才基因 》一書中,便曾如此定義學習力:「它是磚業(yè)知識、執(zhí)行能力兩方面能否持續(xù)精進的關鍵所在,更是個人能力的基礎源頭?!乖谒磥?,一個 缺乏學習力的人,無論先天條件再好,都會慘遭淘汰。
換言之,當一個人進入職場,必須開始擺脫「學以致用」的自我設限窠臼,轉而改以「用以致學」的積極態(tài)度,面對不同挑戰(zhàn),才能持續(xù)學習前進。
擁有學習的能力,看似簡單,卻是足以影響你一生的關鍵。無論身處校園或職場,國內或海外,唯有持續(xù)不斷的學習,能讓你不害怕改變和困難,找到自己的發(fā)光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