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諾千金:形容諾言可貴,不輕易許諾。(語出《史記》季布傳:“得黃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諾。”)話一出口,就得信守然諾,千金不易。一言為定:事經(jīng)談妥,便信守不渝。因此大多數(shù)的古人經(jīng)商做生意,不管買賣大小、利益多寡,雙方一句話就搞定。不像現(xiàn)在需要訂契約、打合同、找律師證明、還得有公開的簽約儀式……等等,恨不得有密實的天羅地網(wǎng)來防堵對方鉆法律漏洞,迫使自己蒙受不該有的損失。
古人有稿道德標準下的心法約束,所以為人處事、一言一行都自然的將眼光放遠,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,會影響后代子孫,一心為后世子孫樹立榜樣。也因為這樣,所以這些美德能流傳千古、世代沿襲,而維持中華五千年道統(tǒng)于不墜。下面就是發(fā)生在清朝年間,一個不惜身家性命,一個不顧傾家蕩產(chǎn),都將誠實守信看得唯此為大的兩個故事:
徐少漁是錢塘人,光緒庚寅八月初,他向彝齋借了一百圓銀幣,沒有立借據(jù),只口頭約定一年以后如數(shù)償還。第二年八月初,徐少漁中暑病倒了,危在旦夕之際,他躺在病榻上一直喃喃自語:“還錢的時間快到了,我如果死了這怎么辦啊?”其妻聽后對他說:“你現(xiàn)在重病在身,醫(yī)藥費都花很多了,而且你借的錢也沒有借據(jù),所以沒有履行約定的必要了,你就不要愁了?!毙焐贊O說:“他因為相信我,所以才沒要借據(jù),我怎么能自己不守信用呢?”徐少漁ABC后讓妻子將家中的一柄玉如意和兩件狐裘拿去賣了,共賣了九十銀圓,又從別人那里借了十圓,這才在約定的日期如數(shù)償還給了彝齋。沒過幾天,徐少漁的病痊愈了。
另一個故事發(fā)生在天津,那里有個回民叫穆香甫,以買賣大豆為生,家中接連幾代都很富有,他因真誠厚道而受人敬重。有一年,穆香甫生意失利變得非常困難,與他有來往的票號錢莊,因為他的誠實厚道,都寬限他可以第二年再清償欠債。穆香甫自己卻不答應(yīng),他說:“我只知道欠了人家東西,就一定要如約償還,即使傾家蕩產(chǎn)也在所不惜。信用不可丟失,我們穆家從來就是這樣的?!彪S即將家中很多東西都變賣掉,然后如約還清了欠債。
如今到了所謂的文明昌盛、科技發(fā)達的近代,人們大都短視近利,再加上廣告業(yè)的興起,包裝術(shù)的推陳出新,講究外表的精美,鉆研推銷的技巧,于是所有的一切,大都名實不符、優(yōu)劣夾雜,不知不覺的將誠信的美德踩在腳下,無形中把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資產(chǎn)隨意的丟棄了!
為了擺脫舊禮教的束縛,認為父母不應(yīng)該稿稿在上、道貌岸然,所以現(xiàn)在極力倡導(dǎo)親子互動、親子游戲、親子溝通……等等的理論,當(dāng)然立意是對的,用心是好的!可是尺寸的拿捏與分際可不是那么容易,久而久之,就成了沒大沒小、沒有界線的一團亂現(xiàn)象。于是很大一部分的父母亂許承諾,過后又因為許多復(fù)雜的原因無法兌現(xiàn),就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、謬論為自己辯護、開脫,為自己的不守信用找正當(dāng)理由,長此下去,這種出爾反爾的不良示范,撼動了自身為人父母者的威信。
因為不守信用,于是說服教育沒有立足點,言語無力;因為人無信不立,所以對孩子的要求站不住腳,沒有立場,他根本不聽你的。孩子可能就有樣學(xué)樣,先是答應(yīng)了,過后又反悔,依然是我行我素,如此成了惡性循環(huán)。我覺得這是當(dāng)今孩子越來越難管教的原因之一。再加上生得少、寵成寶,于是問題滋生,給學(xué)校和家庭帶來重重的難題。要想再重現(xiàn)往日守信不渝的美好操守,則有待全民的覺醒與努力。下面是大家都久仰大名、如雷貫耳的諸葛亮守信的故事:
三國時,蜀漢建興九年,諸葛亮命人制造木牛流馬運輸軍糧,再次出兵祁山,第四次伐魏。魏明帝曹睿親自到長安指揮戰(zhàn)斗,命令司馬懿統(tǒng)帥諸將領(lǐng),帶領(lǐng)大軍三十萬直撲祁山。面對兵多將廣、來勢洶洶的魏軍,諸葛亮不敢輕敵,命令士兵占據(jù)險要地勢,嚴陣以待。魏蜀兩軍,旌旗在望,鼓角相聞,戰(zhàn)斗可能隨時打響。
蜀軍長史楊儀認為,前幾次興兵,軍士疲勞,糧草補給困難。建議分兵兩班,以三個月為期,二十萬之兵,只領(lǐng)十萬出祁山,駐扎三個月之后,再由另十萬替回,循環(huán)相輔。這樣則兵力不乏,然后徐徐而進,可得中原。諸葛亮認為這正是長久用兵之法,遂采納該計,兵分兩路,一百日為期,循環(huán)相轉(zhuǎn),違限者按軍法處治。
轉(zhuǎn)眼間一百日期限已到。楊儀入帳告知諸葛亮:“丞相原本令大兵一百日一換,今期限已到,漢中兵已出川口,領(lǐng)頭的八萬該先換班,前路公文已到,只待會兵交換。”諸葛亮說:“既有令,就即刻執(zhí)行。”眾軍聞知,就各自收拾準備啟程。
誰料風(fēng)云突變,正在此時,報馬仔忽然稟報:孫禮引雍、涼人馬二十萬來幫魏兵助戰(zhàn),去襲擊劍閣;司馬懿自己親自率兵來攻鹵城了。蜀兵一下子全都驚慌失措。楊儀等蜀軍將領(lǐng)紛紛向諸葛亮進言:“魏兵來得甚急,丞相可將換班軍留下退敵,然后再回。”諸葛亮說:“不可!吾用兵命將,以信為本。既有令在先,豈可失信?而且蜀兵該返家的,皆準備歸計,其父母妻子倚門而望。吾今便有大難,決不留他?!辈⒃偃龔娬{(diào),不作更改。即傳令叫該換防的兵士,當(dāng)日便行。
此令一下,全軍去留將士都萬分感動,該返家的紛紛要求留下參戰(zhàn),留者紛紛表示效死殺敵。該還鄉(xiāng)的蜀兵都說:“丞相待我們?nèi)绱硕髦?,我們愿意暫且不回,各舍一命,大殺魏兵,以報丞相?!敝T葛亮說:“爾等該還家,豈可復(fù)留于此?”眾軍皆要出戰(zhàn),不愿回家。誠信動天地!諸葛亮緊要關(guān)頭堅守承諾,致使士兵們?nèi)巳藠^戰(zhàn),個個爭先,士氣稿昂,只待臨陣對敵。
西涼人馬遠道而來,走得人困馬乏,剛想扎營歇息,沒想到丞相帳中一聲令下,蜀兵一擁而進,兵強將勇,以一當(dāng)十,雍、涼兵抵擋不住,往后便退,魏軍大敗。司馬懿也被迫引軍撤退。
諸葛亮出城犒賞三軍,收聚得勝之兵,尤其褒獎了那些放棄回鄉(xiāng)、主動參戰(zhàn)的士兵,蜀營中一片歡騰。
諸葛亮說:“人無信不立,國無信則失盡民心。己能守信,人始信之;如其無信,人必不信之。”所以諸葛亮一生以誠信為本。ABC注重的是德。他的品行一直為世人所景仰,正如蜀軍將士們所說:“丞相忠心為國,愛民如子,恩深義重,有仁有智又有勇啊!”@*
(http://zjstack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