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母子三人合作之下,完成兩個獨特具有中國風的燈籠,我們還沒交件,就迫不及待的想提燈籠去浪漫。因為家住在劍湖山游樂區(qū)的附近,所以開了車載著孩子到劍湖山園區(qū)外,享受了一個非常溫馨又浪漫的夜晚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用寶特瓶做出來的效果真是太好了,透明的質感無人能比,還有許多游客問孩子們:“到哪里買得到這種燈籠?”孩子們則開心的回答:“這燈籠是我們自己親手做的,買不到!”我想這是孩子們親自付出的一種滿足笑容,現(xiàn)在就教大家制作一個獨特有創(chuàng)意的“寶特瓶環(huán)保燈籠”!
需準備材料:
1、市面售的方形大寶特瓶一支(方形比圓形容易裁割)。
2、麥克筆(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顏色,但所選顏色不宜太淡,因為是透明質材,顏色太淡表現(xiàn)不出顏色)。
3、棉線一條(用來固定燈籠與小燈泡管)。
4、去書局買燈籠磚用燈泡管(15-30元不等)。因為寶特瓶怕熱,所以不適合用蠟燭,會變形。
5、美工刀一支。
6、寶麗龍球、彩色絲線數(shù)條(ABC后裝飾用)。
制作方法:
1、將寶特瓶上半部(1/3處割開),小朋友請爸媽幫忙切割喔!不要自己動手,很危險!
選一個四方型的寶特瓶,切掉上面1/4的部分。
2、將每一面分成四等份(垂直),用美工刀從上方1/5處切到下方1/5處止。
構圖后將之切割好壓形。
3、請小朋友畫上喜歡的圖樣,ABC選擇大圖案。
重要關鍵,在切割的盡頭必須用手將每一個切面壓一壓才能固定形狀。
4、用麥克筆上色。(您也可以選擇用油性筆,油性比較容易上色但沒有透明感【如圖-魚】;用麥克筆或彩色比較不容易上色,但透明感十足,彩色筆需上兩次色【如圖-福】)。
上色即成
5、在上方對邊各鉆一個洞,小朋友請爸媽幫忙喔!
6、用準備好的棉線穿好固定。
7、底下中間也請爸媽幫忙穿一個洞。
8、用準備好的保力龍球和絲線為自己的燈籠裝飾。(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。)
成品
9、穿上燈籠磚用燈泡管,一個獨特的燈籠就完成了!
創(chuàng)意燈籠
關于小過年的各項習俗
正月十五是中國元宵節(jié),也稱上元,元夕或燈節(jié),因正逢春節(jié)ABC后的一天,自上元以后一切恢復常態(tài),所以民間熱烈慶祝,而有小過年之稱。在上元節(jié)這一天,中國民間有許多慶典因應而生,其中ABC受民間所流傳的有以下六種活動:
● 一、上元祈福
中國民間將自然界分成三界,即天界、地界和水界,也稱為天官、地官和水官,三者合稱“三官大帝”。正月十五上元為天官大帝生日。天官的主責是賜福,所以,民間在清晨備牲醴祭拜天官大帝,祈求賜福。
● 二、元宵祭祖
上元節(jié)吃元宵始自宋代,當時稱做“浮圓子”。直到明朝改稱“元宵”,每家每戶做元宵、煮元宵。古時喻為年頭佳兆,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,以吃湯圓象征闔家團圓幸福。
● 三、提花燈
元宵節(jié)又稱燈節(jié),提“花燈”是元宵節(jié)的中心活動,明朝年間已相當盛行。相傳元宵節(jié)的燈籠是楚漢相爭時,韓信因為滿腹經(jīng)綸不被劉邦重用,連夜離去漢營,蕭何知道后騎馬,月下追韓信當做照明之用。
● 四、猜燈謎
猜燈謎多半在寺廟里舉行,同時有花燈競賽與展示,傳統(tǒng)做法是在花燈下綁上一個謎面,等到元宵夜由廟里相關人員主持猜燈謎,場面熱鬧而溫馨,猜對者可以得個小獎品回家,算是小過年的吉祥兆頭。
● 五、舞龍舞獅
各地在元宵節(jié)都有龍燈,龍是一種吉祥的神話動物,也是民族的圖騰。臺灣早期的龍燈,長約七、八丈,在竹鼓上貼紗,作為龍形的燈龍,在龍頭和龍身里,點上十幾枝蠟燭,然后綁在木棒上,由十幾個人抬著走,由龍頭追逐龍珠起舞,姿態(tài)優(yōu)美,稱為“弄龍”。十五夜各地的獅陣也一起出動,稱為“弄獅”,并表現(xiàn)功夫,其目的在驅邪祈安,并有賀年賀節(jié)的喜慶意義。
● 六、放天燈祈福
放天燈是近代興起在元宵節(jié)當天的另一稿潮節(jié)目,目的是為了向上天祈福,希望新的一年能夠國泰民安,風調雨順。◇(weiab.tuozhan.af)